研究工作方案

时间:2024-12-20 12:26:24
研究工作方案

研究工作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研究工作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工作方案1

一、课程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必修课。我校实施该课程的目标有多重指向:

一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三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开拓新的教育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方面

(1)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

(3)培养与学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

(4)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

2、教师方面

(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4)培养科研能力。

3、学校方面

(1)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该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3)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学校培训教师的新模式。

(4)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开拓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

(二)、阶段目标和主要内容

高一年级:通过教师的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想像力及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高二年级:通过教师的协助,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具有独立、合作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多渠道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三年级:通过教师的指导,以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研究性学习与未来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目标,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拓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课程设置

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15分,分三年学习,其中高一年级6学分,高二年级6学分,高三年级3学分。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要完成5个课题的研究,每个课题3学分,54课时,其中高一年级完成2个课题,高二年级完成2个课题,高三年级完成1个课题,每周安排3个课时。

四、实施原则

高中三年的研究性学习,突出我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体现我们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上按照分清层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来规划与构建。

本课程旨在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学校对课程的实施和完成负有责任。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纲以外的新知识。实施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研究,它不要求所有学生的研究结果都创新,但却要求激发和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原则上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

1、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性。学习空间是开放的,要求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学习途径是开放,可以通过检索计算机网络、图书馆、报刊电视等媒体,走访社会有关部门、单位、采访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多种途径学习。学习结论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就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3、主动性。学生主动选择课题题目,课题方案的设计、实施、解决以及课题结题报告,都要求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教师主要起组织、关心、指导和评估作用。

4、过程性。与注重结果的现有教育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研究过程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自身体验与收获。

5、研究性。本课程的实施过程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研究;强调以发展学生创造力为目标,但并不要求其研究结果一定都要创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创造能力。

五、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分析学校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2、课题的实施

(1)准备阶段

①动员学生、教师、家长。

②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开设一些学术讲座(学校层面)。

③进行科研方法指导(学校层面)。

④组织专门的管理体系。

(2)选题阶段

①教师选题:年级组教师以班主任为主,在年级组内分别寻找其他学科教师2—3人,自由组合成为指导教师小组。同指导小组教师共同协商确定一个涉及教师所属不同学科的研究主题。教师小组对所选主题进行备课,写好备课笔记。教师小组进行主题展示,注明题号,吸引学生申报选题。

②学生选题:学生根据教师的主题展示,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班主任宣布分组名单。学 ……此处隐藏23885个字……,为创建陕西医药大省、强省提供技术支撑。

三、重点任务

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要依托省内制药企业及科研机构,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方式组建。建设一批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构建跨学科、跨地域的我省创新药物协同研究体系,优化省内创新药物研究的组织模式,建设创新药物研究与转化应用平台。

主要任务是引领创新药物研发、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创新药物研究的转化和应用、培养创新药物研究专业人才等,具体包括:

1.组建基础药学与创新药物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技术平台,积极开展创新药物的发明、发现与研制,尤其是创新药物优效性、安全性和药物质量可控性评价及药物生产集成化与自动化等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的研究,推进我省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新药的产出与产业化进程。

2.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提出本领域重点研究任务和实施方案,开展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退行性疾病、传染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代谢障碍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药物研究,取得一批创新药物的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

3.选择陕西省年销售过亿元、安全优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包括中药、化学药品等)进行技术提升与二次开发,孵化一批高品质、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上市药品大品种,推进我省上市药品产业链的发展。

4.通过搭建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优化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环境;培育创新药物研究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完善省内创新药物研究的组织管理机制,促使我省创新药物的长足发展。

四、要求和程序

(一)申请的研究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依托单位须为我省从事新药研究的机构,鼓励多家单位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中心与依托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变,依托单位从组织措施及人、财、物等方面须为中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提供科研用房1000平方米以上,近5年新增科研仪器、设备及软件等资产原值总额1000万元以上。

2.中心须具有突出的创新药物和转化研发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近5年,牵头主持过不少于3项省部级以上新药创制项目;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0件以上;累计获得新药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不少于5件。

3.中心须拥有较高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由长期从事创新药物研究的专业团队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5人,专职科研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带动省内相关学科的发展。

4.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基础设施、仪器维护及人力资源保障等条件,每年投入该中心的专项科研经费合计不低于500万元。

5.中心要建立与创新药物研发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组织机构及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二)研究中心的确定程序

1.省科技厅将按照"定期发布、集中受理、专家评审"的方式开展确定工作。

2.申报单位在填写《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后,将加盖公章、手续齐备的纸质版《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材料一式8份报省科技厅,同时提交电子版。

3.省科技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通过初审的申报单位,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

4.省科技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通过相关程序确定,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下达批复,授予"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并挂牌。

(三)省科技厅对中心进行年度检查和绩效考核

1.年度检查于每年年末进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心应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送省科技厅。

2.对确定的中心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中心资格。

3.对确定的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在科技项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

研究工作方案15

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研复试工作

在院招研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安排。招研领导小组由崔恺总建筑师负责,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人、院纪检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二、复试导师组成员由招研领导小组

指定5-6位具备丰富招研复试经验的导师组成,院研究生办公室在组织复试前对复试组成员进行院招生复试的指导思想、原则,复试的要求、科目、内容、成绩评定标准的培训。

三、参加复试考生的`基本要求、入选原则及招考人数比例

(一)初试成绩达到下列分数:总分300分以上;统考科目在教育部划定复试分数线以上;业务科目90分以上,其中作图科目100分以上,为参加复试考生的基本要求。

(二)对申请调剂的考生由复试导师组,进行本科毕业学校、学习成绩、专业基本素质、报考第一志愿院校等方面的综合初审,通过初审者可参加复试。

(三)院研究生办公室在复试前,负责审查入选复试考生的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招录考生人数与参加复试考生人数比例一般为1:1.5-2。

四、复试安排

(一)复试方式、时间

1、建筑设计考试:统一题目笔试作图,4月5日进行;

2、专业综合面试:复试导师组对考生逐一面试,4月5日进行;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复试导师组指定一名导师,在专业综合面试中进行;

4、复试开始前对考生进行职业素质测评;

5、复试开始3个工作日前,电话通知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通知书中说明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

(二)复试总成绩按100分制评定,由研究生办公室制定统一的分项评判标准,在复试全部结束后,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公布复试结果。

(三)复试各科成绩占复试总成绩权重如下:

1、建筑设计笔试50%;

2、专业综合面试40%;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10%。

(四)对拟录取考生学校发函考核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五、复试合格标准及入学考试总成绩计算

1、达到复试总成绩75分以上的为复试合格,并由复试成绩最高分向下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

2、入学考试总成绩计算及初试、复试总成绩的权重分配如下式:

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0.5+[初试总成绩/5]*0.5

六、信息公布

(一)方式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网站

2、院校信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信息发布/

(二)时间、内容

1、复试开始日3个工作日前公布复试名单。

2、复试全部结束日的第2个工作日公布复试结果。

3、复试全部结束日的5个工作日内,公布拟录取名单。

七、招研工作监督、复议、咨询电话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纪检部门监督复议电话XXXXXXX;

招生复试咨询电话XXXXXXXX;

2、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招生监督电话XXX。

《研究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